晚期产后出血 ( 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)
别名: 晚期产后出血;产褥期出血
解释 收起

概述: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 h后,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 出血, 出血量超过500ml。产后1v2周发病最常见,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。又称产褥期 出血。
    分娩24小时后,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,称为晚期产后出血(1ate puerper-al hemorrhage)。以产后1~2周发病最常见,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。阴道流血少量或中等量,持续或间断;亦可表现为急骤大量流血, 同时有血凝块排出。产妇多伴有寒战、低热,且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。


   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(阴道分娩和剖宫产)24小时后发生多量阴道出血。常见原因:子宫复旧不良,胎盘或副胎盘或胎膜残留,子宫内膜炎,剖宫产子宫切口肌壁感染坏死,极少见有绒毛膜癌。
    出血量无明确规定,但明显多于月经量,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,随剖宫产率的逐渐上升,本病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
1 临床表现 展开
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
3 流行病学 展开
4 实验检查 展开
5 辅助检查 展开
6 诊断要点 展开
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
8 预防 展开
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
10 并发症 展开
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
12 诊断依据 展开
13 相关课件 展开

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   沪ICP备12005625号-1